编前语:“中国梦·大国工匠篇”大型主题宣传活动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和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开展,中央新闻网站、地方重点新闻网站及主要商业网站共同参与。活动旨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通过采访报道基层工匠典型,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在全网全社会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专注,是“工匠精神”的重要内涵之一,一个人只有专注于一件事情,才能积累到足够的经验和知识,一个“匠人”的炼成,都是从专注开始的。在西南科技大学就有这样一位教授,身体力行地诠释着专注的意义,并把这种“工匠精神”传授给自己的学生和团队的伙伴。蒋刚,西南科技大学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十余年如一日,致力于机电一体化、机器人技术研究和教学工作,目前已经研制成功“龙骑战神军民两用大型重载电液伺服驱动六足机器人”、“危险环境智能探测机器人”、“基于小型反应堆的可移动式中子成像检测多功能承载机器人”、“节能环保警民两用智能平衡巡逻装备”等多个功能强大的机器人。他还创立了西南科技大学先进机电技术创新团队,已经为社会培养输送高端科技精英人才786人,多次率队参加全国机器人大赛、全国电子设计竞赛等科技竞赛,获全国一等奖11项。
说到蒋刚对机器人的专注与痴迷,可以追溯到他的小时候,7岁就自己动手造出了人生第一台电动机,还因为缺乏安全意识和防护措施,差点发生触电意外,但这并没有减少他对制作机器人的狂热。高中毕业后,他为了自己的机器人梦,选择了当时很冷门的专业——机械设计与制造,从小就阅读了大量机器人相关书籍的蒋刚心里十分清楚,要做机器人,这个专业是必修课。在硕士攻读阶段,蒋刚选择了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深入学习微机原理、电子电路设计、自动控制技术、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等电控类知识。博士阶段转到计算机方向,对信息处理、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进行深入的研究,从而获得了从事机器人研究所需的“机、电、控”专业知识基础体系。
除了在校的学习,蒋刚还给自己加了很多“课外活动”,“几乎每个寒暑假,我都不回家,自己跑到上海、成都、深圳的企业去打工,锻炼自己。”在他看来,“工匠”是需要历练的。正是这些历练,让蒋刚拥有了与一线工人相比也不遑多让的动手能力,也是让他成为了四川省首届30名“四川工匠”中唯一的高校代表。
对于蒋刚而言,只要做与机器人有关的工作,似乎所有困难就都能克服。“2008年汶川地震的时候,也正是当年全国机器人大赛的备战关键时期,我学校的支持下,我们在做好抗震救灾的同时也圆满完成了大赛的备战任务。”蒋刚回忆称,当时的参赛团队就在学校门口搭建起的简易帐篷里训练,有时候是一手打着雨伞,一手敲着键盘,由于实验室的机床已经无法使用,机器人所需的零件都是他和队员们手工制作的。令人振奋的是,西南科技大学不仅作为唯一一支来自重灾区的队伍参加了比赛,还获得全国八强和最佳风格奖。
汶川地震也激发了蒋刚和他团队的一个灵感,就是多功能足式机器人的研发。“足式机器人对地形的适应能力远远强于轮式和履带式车辆,ag旗舰厅网适用于这种地震之后的非结构路况环境,代替人类执行救援任务。”蒋刚称。经过几年的研发,陆续诞生了“机器鼠”(危险环境智能探测机器人),“龙骑战神”(大型重载六足机器人)、“龙骑士”(中型多足机器人)等成果。
现在,蒋刚已经带领他的团队将“龙骑战神”更新到了第三个版本,“龙骑士”到了第六个版本。从方案设计、计算论证、加工制造、装配调试、硬件控制系统设计、控制软件程序开发,蒋刚都亲力亲为。经常和团队成员们讨论、试验到凌晨。
蒋刚深知,机器人是一个综合叉学科,需要机械、电子、控制、材料、计算机等多个学科的专业知识。研制机器人绝非一个人单枪匹马可为,而是需要一个精英团队共同开展科技攻关,无论是作为一名老师,还是团队的领导者,他都需要把自己的知识和技术传授出去,把自己对机器人的这份专注传递下去。如今,他创立的“西南科技大学先进机电技术创新团队”已经为社会培养输送高端科技精英人才786人,按照蒋刚自己的想法,“这辈子我要培养出2000个人,这其中如果能有一半成为社会的精英,那我就感觉值得了。”(记者 佟明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