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舒杨、王浦劬:建构性治理是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施路径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24-08-06 23:49:50

  ag真人官方官网北京大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助理教授刘舒杨,教授王浦劬指出,所谓建构性治理,就是在中国的领导下,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构和优化国家治理的主体结构、制度结构与价值结构,形成中国特色结构性治理模式,是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施路径。首先,以权威治理整合社会,以构建结构性治理主体格局为依托。新时代国家治理的实践表明,中国运用强大而有效的权威力量,使得中国能够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统合和建构结构性治理格局。其次,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国家治理制度建设为根本路径,优化制度的运行和效能。建构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改革国家治理的体制机制,打破既定利益格局;提升治理主体的制度执行力。再次,实现治理与发展的紧密结合,在发展和改革中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建构性治理不断创新治理制度安排,全面改革制约生产力发展的治理体制机制;在治理创新中建构现代国家治理结构和治理体系。最后,治理兼具现实针对性与现代化超越性。一方面,建构性治理从实践出发,以实际问题为改革的有力抓手,着力针对性地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另一方面,建构性治理坚持不断探索和创新治理结构,进行顶层设计,基于实践构建治理现代化的模式。

  华北电力大学党委书记周坚指出,与新时代新要求相比,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教育教学、研究宣传、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还存在差距,必须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迫切需要,把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作为基础性、战略性工程,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一是以精准学科定位打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高地。理论研究是学科发展的生命力,在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扎根中国火热的发展实际,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研究。二是以主业意识巩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阵地。需要充分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在教学上,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在教法上,要固本培元、守正创新,以多元化教学方式创新建设智慧课堂。三是以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目标建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基地。突出办学特色,坚持立足本单位实际情况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本硕博一体化培养模式,构建衔接有序的一体化课程体系;以优秀师资团队全面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江苏省社科院城乡发展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梁剑指出,体育公园是以体育健身为主要元素、与自然生态融为一体、兼具多种功能的绿色公共空间,必须紧扣体育特色和便民利民两大重点。突出体育特色,要配备充足且实用的体育场地和设施。体育器材设施或运动功能设置应具备常规球类运动、跑步健走运动、器械锻炼或游乐活动等体育锻炼基本功能。同时,还要兼顾室内运动与室外运动,因地制宜地彰显体育特色,并要实现体育运动和绿地景观的有机融合。此外,体育公园建设要坚持便民利民。便民利民的体育公园建设,首先考验的是地方政府的规划建设能力,要根据各地空间发展规划,因地制宜、科学合理选址规划,应在做好选址规划的基础上,考虑功能区布局和不同人群的差异化需求,合理划分不同运动空间和面积,保持运动空间的相对独立性。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刘尚希指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要充分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核心功能,必须走一条创新与包容并重的现代金融发展之路。创新是金融活力的源泉,也是金融能力的延展。金融创新的涵义是非常广泛的,既包括金融业态创新,也包括产品创新,还包括机制创新。其中,业态创新主要与数字经济和科技金融相联系;产品创新主要与经济金融化、区域经济一体化以及金融开放相联系;机制创新则主要与环境生态和绿色金融相联系。当前,尤其要关注数字技术给现代金融的全面创新带来的巨大机遇,各类有形、无形资产,都可以通过一系列工具创新,实现金融化。此外,包容是金融治理的要求,也是金融可持续的内涵,应积极推进金融的供给侧改革,具体来说,应重点鼓励普惠金融的发展,为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妇女和贫困人口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鼓励开发性金融的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普惠性技能培训、包容性人力资源开发和经济技术合作。

  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副院长、研究员陈寿根指出,治理体系不完备、治理能力不充分,是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探索高职院校治理体系现代化意义非凡、事不容缓。一是完善治理结构:完善利益相关者协同作为的决策结构,形成完善高职院校决策结构的思想;要打造底盘厚重、职权明确的执行结构,把持高职院校“底盘沉重”组织特性,自下而上建构执行机构;把握“直线—职能型”执行机构职权运行原则,强化党委、院长和二级学院等直线机构决定、指挥和监控责任。二是优化管理制度:打造层次分明、内容完整的制度体系,以国家法律法规规章为指导制定学校章程,以章程为引领健全基本制度,并开发指向管理部门、教辅单位职责的具体规章制度;设计思想统一、规则合理的制度规章,将大学精神、办学理念等融入制度的字里行间,推动制度治理与文化治理的有机融合;建立生成严密、执行规范的制度程序,组建具有公共情怀、精湛业务的“精英团队”起草制度,并建立制度适应性和充分性评估机制。三是打造治理文化:强化价值观管理,充分认识共同价值观的属性,形成学校核心价值读本,将核心价值沉淀在规章制度里;提升领导力,分门别类建立领导力标准,围绕领导力标准遴选人员、组织培训、实施考核、指导改进;培育相互信任的人际关系,建立校务公开制度,以师生满意为追求,保障师生知情权,并健全权益救济制度,保证师生申诉有门、救助有人。

  与“修昔底德陷阱”的预设恰恰相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

  “碳中和”背景下,有必要将具有高碳汇水平且集中分布的区域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当中,实施具有规范性和制度化的用途管制策略。

  数字治理,本质上是数字技术向多元治理主体赋能增效的过程,其目的是在数据收集、分析、利用的基础上,从多个层面对治理系统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进行提升。

  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念,而非吸引眼球的所谓“理论”。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必须用好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自觉运用其方法论原则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安全,不断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

  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底座,是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石。要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经济产业全方位、全链条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