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 张新潮:短视频创作中的影像控制和情绪把握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24-08-28 21:04:55

  编者按:浙江省第二十届摄影艺术展览入选作品公布后,引起学界一些讨论。作为一直关注浙江省优质短视频创作的影像学者,张新潮看了短视频类部分入选作品后,向我们谈了他对这些作品的看法。本篇将张新潮有关短视频创作的一些观点略加整理,以飨读者。

  记者:是不是先请您谈谈对这次浙江省第二十届摄影艺术展览短视频入选作品的大致印象?

  张新潮:当然可以。统计数据显示,这次浙江省第二十届摄影艺术展总共收到了9150件作品,其中短视频作品有260件,占总参评件数的2.84%,全省平均每个地级市都有24部短视频作品参加影展评选。这些短视频作品进入到终评的有69件,占比26.54%,而最终入选的短视频作品是10件,占总数的3.85%,其中金质典藏2件,银质珍藏3件,铜质收藏4件,优秀作品1件,应该说还是比较真实、客观地反映出当前浙江省短视频创作的基本水准。

  我们注意到这次省展把以往的多媒体类改为短视频类,这样的考虑无外乎有以下几点,一是拓展了参评视频作品的涵盖的范围,二是适当降低了视频作品的创作难度,第三呢恐怕还是出于鼓励更多的人能够加入到当前的短视频创作中来的考虑。

  记者:您能否结合这届影展入选的短视频作品的创作特色来谈谈影像控制力方面的意义?

  张新潮:这次入选的金质典藏的短视频作品有2件,其中《江南以南》长度为7分29秒。这部作品主要是以钱塘江下游南岸杭州市滨江区的西兴街道及相关联地方的文化的样貌、形态以及情绪为主要表述内容,属非叙事类短视频作品。通常意义上讲,具有明显散文式特征的短视频作品在创作上难度不低,这里面既有搭建结构的问题,也有适当表达的问题,但核心还是艺术语言控制拿捏的问题,也就是在短视频创作中常说的影像控制力。

  大家都知道,艺术控制力是指创作者在艺术行为过程中对各种艺术元素和手段的驾驭与统筹的能力。它包括对形式、技巧、材料、结构等方面的精准运用和安排的行为约束力,目的是实现创作者预期的艺术效果,罗伊·阿斯科特将其称之为“意识重塑”的能力。就短视频而言,编导者在创作时对构图、光线、色调、角度、运镜等要素的设置和调配;对音响、音比和节奏的运用和组合,无不体现出创作主体对影像控制力的理解和应用的综合素质。

  我们可以通过对《江南以南》的仔细观看,来发现创作者在面对众多纷杂的影像元素和声音元素时,如何通过影像控制力和视听调度力把各种媒介调控到理想的境地。

  首先这部短视频作品选择了21:9的画面结构来承载画面的内容,这在目前的短视频作品中并不多见。在这个相对宽阔的视场里,我们依次看到钱江潮水冲刷滩涂的奇幻、初春运河两岸烟柳的幽思、连绵雨丝中斑驳纤道的迷离以及庭院幽深弦曲绵长的情深。江南小镇的各种景物思绪尽收眼底,创作者若没有缜密的考虑和有效的手段,肆意放纵所谓的“浓彩重墨”,就很难不会将这些上佳的材料烩成一锅烂粥。创作者并未简单把这些元素当成排列组合分子,而是在细致的分类的基础上用不同的处理手法加以整合编辑。用不停顿的全幅、拼幅、单色、全色、升格、降格中显现出古镇的前世今生;用不张扬的半透明、弱饱和及长焦、广角、静态、移动来轻述江南人家的迎来送往。

  作品里有两段字幕:“白露、红袖、灯笼都在阑珊的倒影之中”“落叶,雨滴,车马的行人都是过客”,什么意思?在白鹭、红袖、灯笼、落叶、雨滴、车马等等这些江南地区司空见惯的传统景物中,创作者试图通过最有效的影像控制手段来意化这些江南景物,使其上升为特定的文化符号,进而来达到传递创作者对西兴古镇以及周边地区的一种特殊的情感的目的。

  其次,从钱塘江潮涌入人们的眼帘开始,各种极具感染力的声音音响也随之进入人们的耳际,这大概是近几年来所看过的短视频中声音控制让人印象较为深刻的一部作品。

  这种经过精确设计并采用专业手段独立录取的音响元素一旦得到创作者有目的、有节制的剪辑整合后,原本单一性的自然音响就变成具有特殊表现力的画面赋能符号,潮水声、鸟鸣声、摆渡声、拨弦声、开门声、雨滴声……声音还是原来的声音,含义却已大不同。这令人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季羡林先生的那篇《听雨》来,字若画,笔若弦。一批隐藏在老街石桥、粉墙黛瓦里的特定文化音符就这样在创作者缜密的策划和控制中悉数发掘、蓄势传递。

  张新潮:短视频中的影像情绪把握也挺有意思。所谓的影像情绪把握实际上就是创作者的艺术意识外化过程中的某种情感的调节与驾驭能力体现,它和影像控制力还是有所区别的。

  在短视频创作过程中,创作者会敏锐地感知自身的独特情绪,并将其以恰当的强度和方式融入作品,使之既不过于浓烈以致失去分寸,也不过于淡薄以致无法触动人心。比如,一位演员在表演中对角色情感的细腻呈现和适度释放,或是一位诗人在诗作中对情感抒发的节奏和深度的把握。在这次省展的入围短视频作品中,不少创作者已经意识到这种情绪把握对整个作品精准表达作者创作思想及艺术情感的意义和价值,在创作、作品和传播的三个要素中尽可能地去展示自己对情绪把握的理解和认知。

  入围金质典藏的另一件作品题目是《漫长的目送》。这部时长为7分50秒的短视频作品,讲述了一位摄影师父亲送女儿去大学报到过程中的一段情感历程。其中的情节和场景均属常态,所流露的情感也属人皆有之的父女感情。

  这个作品要靠情节跌宕、人物冲突来拉高人们的关注度基本无望,很显然,创作者只能另辟蹊径。不难发现,创作者的这个“蹊径”其实就是抓住父女十七年来两代人特有情感的“围城”不放手,在以往、现在和将来的三层感情透析中抓住有别于常态的那部分情感加以有区别的关注。在这个过程里,创作者冷静且有节制地把控方法是对情绪走向起关键作用的抓手。以往类似题材的短视频作品的创作者通常会把那些动情、激情及煽情的原始素材一股脑儿叠加在一起,施以猛料,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手段推波助澜,不催人泪下绝不罢休,但实际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漫长的目送》采用了父亲自述和解说旁述1:1结合的叙事方式结构故事,叙述的感彩偏重客观、恬淡、冷静。在要出“戏”的关键时刻,两位叙述者也都摈弃了颤音抖嗓、声泪俱下的催情套路,只是在交代、铺垫和暗示中把故事持续延展。

  这种对事不对人的叙述方式从一开始就确定下整个作品的情绪基调,在尽可能地讲清楚故事的同时,把情绪节奏的选择权交给了倾听者。这种处理方法看似简单但做起来并不容易,在创作者对故事每个环节的情感走向和情感起伏中始终保持头脑清醒且不受叙事过程中各种诱惑的影响。如此用心与那部讲述英国艺术史家、作家约翰.伯格生平的长视频作品《昆西四季》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好的短视频作品和好的照片一样,总是那么的耐读而且过目不忘。在照片逐渐演变成活动影像的六七十年里,人们一直没有忘记在机械复制客观事物过程中必须坚持的某些定律并有意无意的维系着这种定律。《漫长的目送》没有构建撩人心魄的哀怨故事,却提供了某种基于理性思维的情绪把握路径。也许会有一千条路径来达到情绪把控的最终目的,但至少在这一届影展的入选作品里,《漫长的目送》的是少数做得较为成功的。

  在这次入围的短视频作品中,还有两件作品也很值得一提,它们分别是《神奇的菌物》和《古道—01》。前者是一部不到50秒钟的短视频作品,后者为60秒长度的短视频作品。相对其他同类型的短视频作品而言,它们在影像控制和情绪把握上都有了各自明显的亮色,现在就让我们通过三个方面来简单分析一下这两部作品的亮色所在。

  《神奇的菌物》讲述的是浙南山区原始林地中生长的神奇菌物轶事,《古道—01》则是通过展示浙西山区古道边的景象来启迪某种意识。同样是关注具有鲜明浙江特色的物产和生态,创作者都在各自的短视频作品中的题材择优层面体现出了不同寻常的控制力。

  在表现层面,《神奇的菌物》调动种种拍摄造型手段,借助4K摄影机,在强度延摄和逐帧渲染的加持下,力图使无言的景和物变得鲜活和生动;《古道—01》则是截取了古道两侧的竹林作主述体,以加宽的画面拓展视角,用多重叠映拉动思绪,使现实的影像在再现中逐渐意化。在情绪把控层面,两部短视频作品在声音运用上无论是单曲贯穿还是音效贯穿均能做到适可而止、恰如其分,声音与画面的关系始终维系在映衬、互促的较高水准中。这一点与前面分析的《江南以南》一样,创造者在“有所为而有所不为”的哲学语境中都试图显示出属于自己的艺术控制能力。

  记者:作为优质短视频的创作者,应该如何在创作实践中持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能力?

  ag真人官方官网

  张新潮:根据我们最新的一次创作实践调查数据看,就浙江省的范围而言,优质短视频创作者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因地域经济和文化的不同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在面对相对高阶的短视频创作观念或者创作方式时,不同的创作者会有截然不同的理解和诠释。

  不过,对一些最基本的规律和方法的认知还是具有共识,比如如何加强提高艺术修养层面的学习和怎样进行克服技能短板的训练等等。这和盖房子是一个道理,基础性的工作在什么时候都不能忽视和放弃。不过,眼下有不少的短视频创作者都属视频商品生产者跨界而来,这中间就有一个角色转换的问题。如果你把短视频作为商品那你就要按市场规则办,如果你想把短视频当成艺术品来做,那你是不是就要先搞明白什么是短视频创作的艺术规律?这一点毋庸置疑。

  张新潮 影像学者,纪录片导演,摄影师,欧洲C-media(巴黎)机构视觉总监,浙江传媒学院“张新潮影像工作室”学术主持、特聘教授。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