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哈拉以南:非洲的面孔与色彩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24-09-20 12:58:12

  第一次看到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主题摄影展,它涵盖了北非之外的辽阔土地。摄影师有16位之多,因为每一个人就代表了一个自己的视角,因此我收获了更多的角度去理解世界。

  小时候看世界地图,吃惊的发现非洲的一些国境线竟然是直线,然后又发现北美和澳洲也是,州与州之间的边界是直线。天真的小孩完全不了解这背后的历史,只觉得挺厉害的,竟然能在山川湖海中硬划出一条直线来。

  长大后我才懂得,能在土地上强硬划一条直线来分界,那是权力的直接体现。也是殖民土地的一种特征。

  因为非洲大陆都是从殖民地转化而来,除了北非的埃及、埃塞俄比亚、摩洛哥和突尼斯这四个国家之外,其余国家的疆界都是在最近一百多年形成的。

  从20世纪后半叶开始,殖民结束之后的非洲,无可避免地进入了漫长的权力摩擦时期。这漫长用时间去精准度量的话,便是一代人,两代人,甚至三代人的一生。

  独立后的非洲摄影师开始掌握话语权,在不断的创作中,本土摄影师逐渐反转了被他者凝视的形象,更多地展现了非洲的文化自豪感和身份认同。这次的展览上,我很惊喜的发现,非洲的摄影传统逐渐从纪实性扩展到更具艺术性的表现,真切的感受到艺术家们渴望通过摄影探讨殖民历史、种族、性别、宗教等议题的力量和行动。

  火的前奏是‘烟’,《野火》这里体现了丰富的隐喻。‘火’既是人类的钻木取火的最开始,也是人类情绪中爆发的直接表示,“从树枝的小火苗到整个宇宙的火焰,人类既害怕火又渴望火,火是如此具有故事性。”

  而Uzochukwu作品中经常出现的烟雾、云朵、水和火表现形式,都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这位摄影师喜欢将风景视为身体的延伸。

  有时他也希望把作品中的人物视为一种平行世界中的存在,在独立隔离的环境中,只讲述每个人的内在价值。

  作者Uzochukwu属于年少成名的摄影师,17岁就为Nike 在墨西哥拍摄大型广告。虽然父亲是尼日利亚人,但他在欧洲的几个国家长大。这段AG旗舰厅官方网站个人经历让他对种族、家园和归属感有了深刻的思考。

  由于在很多地方生活过,Uzochukwu很难说出自己是“哪里人”,也无法在地理上做出精确的定位。也许正是这样的经历,摄影新星Uzochukwu 选择了不做全职摄影师而去读哲学,在不断的思考中,他认为自己的作品“就像荆棘上的蜂蜜。”

  但底色又是传统的非洲与全球风格的象征。这张典型的照片明示了Hassan Hajjaj的风格:将“高级时装元素与低俗流行文化”结合在一起。

  尤其是在全球化、高度互联的世界中,摄影师更倾向去表达自我和社会不断发展与融合。

  作品中人物是有代表性又常常在各种创作主题中被无视的人物:女佣。她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出现,但在创作中又消失不见。

  Sibande人生的前十年,是南非种族隔离制度动荡的历史末尾。她的人生,就是生动的女性代际抚养案例。是祖母抚养她长大,而她的母亲在创业之后,全力支持着女儿拿着相机走向全世界。

  事实上,我对于人文摄影的偏爱一直是‘抓拍’而非‘摆拍’,但是Sibande用她的作品成功的说服了我。尤其是她用了雕塑、装置为摄影服务,在这种语境下的创作,是用心的。照片中的家政女工的工服与维多利亚大摆裙结合在一起,是精准的对比与反讽。另外照片主题的颜色也很值得注意,全部是高饱和的蓝色、紫色、红色,是非常干练的叙事手法。

  AYANA JACKSON作为泛非主义者的后裔,她前半生都在尽力的更新从美国成长时受到的黑人刻板印象。正是因为她的家人慢慢影响着她对全球黑人的看法,她开始放下了地域性的傲慢进行创作。

  Jackson在这个背景上,不断的探索围绕种族、性别和生育的主题。她的作品审视黑人流散群体的故事。尤其是让黑人模特来扮演历史人物的重构方式,她用了一个解构式的创作,不断地质疑摄影的真实性、摄影在延续社会相关和分层身份中的作用。

  从另一个层面,讨论摄影如何成为反抗西方定型叙事的手段,帮助非洲社会在后殖民时期重新构建文化和个人身份,这都是当代非洲摄影师在努力的方向。

  曾经在殖民时期,摄影被用于客体化非洲人、为种族主义理论服务,但现代非洲摄影师通过镜头重新诠释非洲人的身份与尊严。

  每次看到这样的作品,总觉得直面了个人与全球文化的交织挣扎,摄影师对身份探索的反思这一方面,总是一件非常当代,也许在未来几百年里,会一直非常‘当代’的事情。

  这让观众去思考,去从不同的角度动态的观察,关于历史记忆与社会去如何塑造人。

  我们都知道视线本身就是一种连接,而只要你见过这些颜色,就难以忘记这鲜活的非洲色彩。

  同期还有另一个展:罗伯特·凡德·休斯特:《上海:瞬间与永恒 1990-1993》。

  对照来看这些面孔,也是非常难得的体验,这些照片一下子提醒了我,在90年代时人们往往还是这样的脸:故作大方、腼腆青涩,甚至有的人还有些懵懂。

  而我想说的重点是:所有被拍到的人脸上的表情都很真实,没有被镜头规训过的痕迹。

  非洲的“非凡现实主义”,像是看到当代非洲的朋友圈;上海则是拉近了时光轴,看到还未曾走远的时光中的脸。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