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维翰个展——慢描|厦门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24-09-26 11:19:40

  “慢描——杨维翰个展”将于本周六(9月21日)下午3点在三影堂厦门举办开幕活动。

  艺术家将在现场带来导览,分享作品中根植于叙事性和时间性的表达,以及自身对于摄影技艺和摄影物质性的探索。

  洒满阳光的窗外、一列静置的陶瓷作品、山谷中的老者、做出空气投篮动作的年轻人、荆条树下的女人、一片玻璃中的星辰宇宙……展厅中的十余件作品或尺幅巨大,丝毫毕现,或小巧精致,意在画外。维翰即是秉承着对于摄影技艺的执着和对摄影物质性的探索,去挖掘那些绵延记忆中细腻如缓慢流水般的日常时刻。展厅也似乎变成了一个压缩时间与空间的超现实现场。

  这些作品有着一种根植于叙事性和时间性的表达:如《清华大学陶瓷艺术与设计实验室》这一双联作品中,形制各异的陶瓷作品在木架上短暂地相遇,有些可能成为获奖的佳作,而另一些则可能被遗忘或丢弃在这里;《脱掉鞋袜的人》描绘了一位渴望与自然赤身接触的人,他的一时兴起又被理性压制,担心弄脏自己最终只能权宜地、踌躇扭捏地将赤脚放在鞋上;《投篮动作》中,男子在街头突然做出空气投篮的动作,他可能沉浸于刚才的球赛中,亦或是这个动作已演变成了个人习惯,而前方的女伴对此毫无回应;《一次追溯》和《甜蜜蜜》则是试图反复重构一个记忆中的场景,当回到记忆中的地点或企图寻找失去的图像,却发现细节无从对证,记忆的真伪也无从知晓;《无题(日偏食)》则用手工玻璃制作的干板拍摄了日偏食。在最终的照片中,仿佛太阳变成了高悬的弯月,而玻璃中的杂质与气泡变成了一片璀璨星辰。

  在维翰的摄影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摄影似乎已经不再是一种用于复制和留存呈现眼前之物或当下瞬间的技术,而是一种理解和感知日常的方式。以此,他便可以去展开对于日常的反复思考,在底片和取景器之间不断追溯记忆中的偶遇,当下的时刻也就成为了过去和未来的绵延。维翰用“慢描”来概括自己的工作方法,正是通过这样的方法,他将日常抽离凝聚,构成了一个个仿佛可以随意出入的,独立于线性时间的时空,并在那里慢慢地描绘那些记忆中的风景。这就像是《明室》中,罗兰·巴特对于刺点的描述:“无论其轮廓是否分明,刺点都是一个额外之物,是我把他添加进了相片,然而它却早已在那里了。”

  杨维翰的摄影实践跨越多种题材与创作方式,一以贯之的是他对日常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思考以及对摄影语言的持续探索。艺术家尤其关注日常生活中那些看似平淡无奇的瞬间。这些瞬间往往在发生的当时并不引人注意,却在日后的回忆中向我们展现其丰富的内涵。在一些作品中,他以记忆中的图像为素材,重新构造这些瞬间并拍摄下来,邀请观众重新审视平凡生活的不平凡之处,同时探索记忆的“像” (imagery) 与实际图像 (image) 之间的联系与转化。在近期的创作中,艺术家将一直以来对于摄影物质性的兴趣转化为了一系列摄影实验,拓展着摄影图像创作的可能性以及与其他媒介之间的联系。

  杨维翰,1999年出生于辽宁大连,2020年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3于加州艺术学院获得艺术硕士学位。他的作品曾在UAG真人娱乐首页TA艺术家空间(比弗利山庄),Unveil画廊(尔湾),墨西哥文化和电影艺术中心(洛杉矶),帕洛斯维尔德艺术中心(帕罗斯维尔德庄园)等地展出。他于2023年参加Kala艺术学院的驻地项目,同年跟随学院参加在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的小型出版物展会。他是2024年Anderson Ranch的驻地艺术家,也是2023年JumpstArt助学金、2022年Bartman项目资助金的获得者。

  “无界”是三影堂厦门摄影艺术中心于2018年启动的Open Call展览项目,旨在发掘优秀的视觉艺术创作者,为其提供专业的展示平台。希望以此联结艺术爱好者,使“无界”成为一个广阔的展示与交流平台。无界个展持续征集中,期待大家的投稿。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