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正中镜头下的青岛:聊城路的变迁(上篇)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24-09-30 04:46:20

  随着青岛城市规划建设以及东西快速路三期工程的拆迁改造等,一些我们曾经熟悉的老街、老院落已渐渐地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

  为了留住城市记忆,近几年里,青岛城市档案论坛公众号、青岛城市记忆头条号与著名摄影家吴正中老师联合编发了多篇幅的精彩回顾图文。记录下了诸如幸福楼、波螺油子、崂山大院、胶州路、高密路等饱含老青岛城市情感的老街、老建筑的巨变,当这些曾经浓缩着老青岛独特城市风貌的老街建筑重现眼前时,依旧会勾起无数老青岛们各种难忘的回忆。

  时值五一假期期间,本公众号将用上、中、下三篇篇幅编发吴正中老师的图文连载《吴正中镜头下的青岛·聊城路的变迁》。八十余张珍贵照片,回望聊城路旧影时光。

  民国十七年《胶澳志》“新旧路对照表”记载:德占时期称潍礼街,日占时期改称中野町,属德人在青岛修筑的75条马路之一。

  1914年日本第一次侵占青岛后,日本侨民也随之大量涌入,数量骤增。为扩充日本在青岛的经济实力,日本驻青守备军司令部在胶州路以北,吴淞路以南,上海路以西,铁路以东建设新城区, 因日本移民竞相迁居,聊城路一带区域成为日本新移民聚集区。

  从1914年到1945年,聊城路一直是青岛的一条“日本街”,因为这里的建筑是日本式的,居民是日本人,游客和行人也大多是日本人,商店的广告也是日文的,颇具异国风情。马路上店铺林立,霓虹灯五光十色,是当时青岛市区仅次于中山路的繁华街道。

  1945年抗战胜利后,日本侨民纷纷回国,商铺陆续关闭。其后,聊城路从商业街又变成了“报业街”, 这里曾被称为青岛的望平街(上海报业集中的一条街)。《青报》、《青报晚刊》、《民报》、《公言报》都从这里向外发行。《军民日报》、《青岛晚报》、《民言报》也在这附近不远。

  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后,聊城路上的报社全部停刊,这条老街的大部分楼房成了民居。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第一楼”被拆除建起了聊城路上第一座新楼,交通局大楼。

  上世纪九十年代,政府开始实施“901工程”,开始建设商业一条街,对聊城路一带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从吴淞路至胶州路、聊城路两面的部分老日式楼房被拆除,盖起了楼房。1997年开始,马路市场退路进室,将有近17年历史,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即墨路小商品市场迁移到了聊城路的人防工程内。

  2008年,聊城路再次进行全面建筑改造,计划打造为一个有古建筑风格特色的新兴商业聚集地。2008年7月12日,新即墨路商圈亮相。

  2009年,随着青岛市快速路三期工程的进行,又有部分老建筑从聊城路上消失了......

  2010年8月,随着东西快速路三期工程施工进度的加快,原交通局大楼开始拆除,其后,紧邻着的即墨路小商品市场的仿古牌也被拆除。

  随着老城区十年来的改造,城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改善居民居住条件以及打造新商圈和城市道路新干线的同时,也意味着百年老街聊城路,这片浓缩了老青岛独特城市风貌和韵味的老街区,已渐渐地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那些曾经的记忆也已定格在一张张珍贵的照片中......

  聊城路历经沧桑,其街道经过无数次打磨后,才有了今天这般摸样。聊城路的变迁,可谓是青岛老城区建设改造的一个缩影。

  1997年,即墨路小商品市场在聊城路901工程开业。开业仪式,人潮涌动。

  2009年,聊城路与茌平路交界,此时有关部门对其路段的老楼进行了粉刷,但时隔不久,这些建筑即被拆除。

  2008年,聊城路再次改造,在旧建筑上安装传统中式风格门头。照片为一些女士通过临时搭起的“板桥”,出入小市场。

  2011年,从胶州路看聊城路,为建胶宁快速路,老街上的很多老建筑被拆除,照片为施工人员正在架桥和铺路的情景。

  2012年,位于聊城路东端的沧口路和市场三路段的老建筑被全部拆除。照片为在围挡前经营的临时小摊位。

  在日本两次侵占青岛时,聊城路上留有不少老建筑,然而,随着时代变化和城市的发展,那个时期的老建筑,现已所剩无几。建筑篇中的这一组照片,第二、三、四、五、六、八图的建筑全部被拆除。

  2008年,两位老居民观看正在改造装饰的聊城路,此次改造,老楼的红瓦和墙面全部被改头换面,变成灰色与白色,不到一年,这处老建筑仍然逃不过被拆除的命运。

  2008年,新建起的即墨路小商品市场的仿古牌楼,该门楼宽8米,高8.5米。但仅过了两年,随着快速路的建设,连同周围一些老建筑便被拆除了。

  2022年,聊城路,在已被拆除的老建筑旧址上竖起的一个铁件装置。2013年,有关部门曾在此处种了一片树,但仅有部分成活。

  近一个世纪的时势变迁,使得许多老院落破旧不堪。尽管如此,却仍是一方百姓的精神家园。目前,老院落都已被征收,可惜仅剩下不多几个,幸存留有余温。

  2012年,91号院,从用花和灯笼装饰起过道走廊经过的老居民。该楼于2019年被征收。

  2013年,聊城路10号,给韭菜浇水的老居民。利用门前院内的一点闲置空处,填上土种点小菜是很多老居民的乐趣。

  2014年,一处杂草丛生的拆迁工地。这里曾是包括“中正里”及聊城路38至70号等老建筑的旧址。

  聊城路,这条老青岛熟知的老街,印证了城市历史的足迹。老城更新,城市需要发展,但我们应当记住它们曾经的模样。虽然看到这些照片,总会有些许的伤感......

  (吴正中)没有意欲要将自己的摄影当成一件什么大事来做的理想和目标。他只是一个成天在街头乱逛的游手好闲者,由着自己的好奇性情,四处打量着他生活的周边街道、院落、海边那些混乱嘈杂的景像,以及那些在这座海滨小城以各种方式讨生活的平头百姓。比如他1990年代时用黑白胶片拍摄的一组《小本生意》,数量甚巨,内容广涉青岛一地平民生活的各种形态和琐碎细节。他拍自己家东边那条波螺油子路一带百姓的日常生活,拍得也真是仿佛家人自说自话,没有半点儿的疏隔生分。你说他这些照片有多么深刻的悲悯在其中?谈不上。你说他麻木不仁?更不是。他知道自己与他们是同样庸常平凡的人,过着再平常不过的日子。他清楚他的摄影改变不了什么,被他拍过的人也并不寄望于他的照片能对自己的现实境遇有什么实际的改变。老吴只是一个手攥着一架破相机走来走去的邻居,心无负累。他只是在放松随意地瞟瞥着这座小城和它的居民。他的照片里有那么一点儿平淡的同情,但你马上可以忽略这点儿同情,因为他的照片里同时还混和了一种对市井生活鄙陋粗俗一面的善意调侃甚至揶揄的意味儿。在我的理解当中,他那数量极大的影像记录,无疑会成为青岛这座城市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以来最重要的社会变迁的视觉见证。

  吴正中,担任过报社摄影记者、主任。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拍摄了大量有关青岛的照片。曾获中国新闻奖、中国新闻摄影金镜头奖、中国和日本联合举办的“劳动与生活”摄影展金奖、两届“徐肖冰杯”中国纪实摄影展典藏、收藏奖等多个奖项。

  出版著作:《时代影像》(2003年,岭南美术出版社),《青岛表情》(2003年,青岛出版社),《家在青岛》(2009年,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大沥人家》(2018年,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波螺油子》(2019年,青岛出版社),《崂山大院》(2021年,青岛出版社)。

  本组图文照片由吴正中老师授权提供,如需转载使用照片需联系作者同意,违者必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魔兽世界:Liquid拿下M尼鲁巴尔王宫世界首杀,狂暴战167万秒伤!

  2-3,1-3!大满贯乱了,32强出7席:9号种子出局,林诗栋对手敲定

  《编码物候》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

  iPhone绝配!影驰首款磁吸移动SSD PSD01发布:传输速率20Gbps

  普及100寸 打造画质新标杆!海信发布新一代AI电视:原生4K 165Hz高刷屏加持

  官方再次预热:OPPO Find X8与ColorOS 15,亮点更加清晰!ag真人官方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