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百年来看中国第一代建筑师镜头下的上海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24-10-03 01:19:41

  在大师的镜头下,一百年前的上海建筑是什么模样?1月31日,中国第一代建筑师童寯的摄影展“也是风景,也是居屋——一位建筑师的上海胶片日记1930”在武康大楼“城市交集”展览空间拉开帷幕。21幅胶片作品,聚焦上世纪三十年代,回望那个正处于黄金建设期的新上海。

  上世纪30年代,从国际饭店顶楼西望,没有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开阔平坦的平房住宅中,一幢高耸的建筑独自伫立,地标性的钟楼让人辨认出它就是曾经的跑马总会大楼,今日的上海市历史博物馆。

  本次展览共展出21幅摄影作品,都真实记录着百年前的上海。其中18幅建筑特写,几乎都是30年代完成建设的新建筑,有些甚至还带有施工的痕迹。展览中的大多数照片都是首次与公众见面。

  童寯先生是我国著名建筑学家、建筑教育家,中国第一代杰出建筑师,中国近代造园理论和西方现代建筑研究的开拓者。1932年,童寯来到上海,加入赵深、陈植在上海正在组建的“华盖建筑师事务所”,在上世纪30-40年代完成了大量建筑设计作品。1938年,童寯因战争前往西南地区发展业务。从1931年到1938年,童寯刚好见证了一个正在被建设成为国际都市的上海。

  作为建筑师,童寯习惯带着相机在城市中漫游,记录下那些值得学习或是值得反思的建筑。他的足迹遍布欧洲和美国大陆,也记录了不少中国的园林和建筑。

  “上海在童寯的胶片中出现的次数虽然不多,却带有非常鲜明的特质。”织城网络团队在整理胶片时发现,童寯先生拍摄的上海风景,都享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童寯经常聚焦在单栋建筑上,尽量抬高视角拍下高楼的全貌,也会有意地选择按下快门的时机,回避行人和车辆。他也喜欢登高望远,像是建筑师俯瞰沙盘那样记录下这座城市的肌理。

  在他的这些作品中,上海没有印象中的车水马龙和人流如织,反而很安静,甚至有些许寂寥。 在童寯按下快门的这些瞬间,名为“城市”的戏剧被暂停了下来了,他才能带着学习或批判的目光审视“大上海”这出戏的舞台布景。

  提起上海建筑,人们最先想到的可能是设计了武康大楼的匈牙利建筑师邬达克,或是提起老公寓就绕不开的建筑公司赉安洋行……的确,20世纪初的上海,吸引着世界各地的建筑师大展身手。

  “很多人不了解他们,他们的建筑也没有得到很多曝光和关注。”于是,织城网络团队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追寻中国第一代建筑师的脚步,挖掘那些被忽略的风景。

  实际上,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第一代中国建筑师就在上海登上历史舞台,在外国建筑师垄断的建筑行业开辟了一席之地。

  童寯与赵深、陈植组建的华盖建筑事务所,正是近代中国最大和最具有影响力的华人建筑师事务所之一。大上海电影院(原大上海大戏院)便是其执业初期重要的代表性作品,造型简练,不加多余装饰,没有囿于当时盛行的“中华风格”,而是更倾向于对“现代建筑”的追求。

  因此,除了摄影作品,主办方还在展览现场呈现了童寯先生的建筑理论著作供观众阅读,既有他关于园林的论述,也有对西方现代建筑的研究。

  “虽然展览体量不大,但是我们希望在呈现历史资料的基础上,尽量做到有趣,有可读性。”阅读这些著作,观众可以理解童寯先生选择拍摄对象的标准,也能够通过他的设计理念来欣赏照片中的建筑作品。

  南京西路、大光明电影院、大上海大戏院……这些熟悉的名字在展览中依次出现,让人不由将黑白照片中的建筑和现在车水马龙的街景相对比。

  “童寯先生呈现的30年代的上海,并不像人们想象中一样带着浪漫主义的怀旧色彩,而是有很多高大的新建筑和待开发的城市区域。”织城网络团队成员张琪介绍道,“那不是’老上海’,而是一个很新的上海。”

  彼时,国泰电影院刚于1932年1月1日正式对外营业;位于虎丘路128号的广学会大楼于1932年建成,装饰细部上留有哥特复兴风格的痕迹;1933年,大光明电影院由邬达克重新设计建造,成为“远东第一影院” ……三十年代的上海,不断涌现的新建筑使得这座城市“现代之都”的称号毋庸置疑,而这些建筑百年前最初的模样,都在童寯的胶片中一一定格。

  21幅摄影作品,展示的大多数都是今天仍然存在,或是还能找到一些痕迹的建筑,这是织城网络团队精心挑选的结果,他们希望观众能在今昔的比对中和“穿越”的乐趣中意识到,“这座城市一直都在不断地更新,从来不是完成式。”

  “城市客厅”,是织城网络团队对这个展览空间的定义。未来,他们希望这里容纳的不光是艺术展览和文化内容,还可以有更多的公众活动,让生活和到访这座城市的人们都可以在路过的时候推门而入,坐一坐,看一看,阅读更加丰富的上海。AG真人娱乐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