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92年起,野生动物摄影师奚志农便一直关注和拍摄滇金丝猴。他为滇金丝猴栖息地将遭砍伐奔走呼吁,他所拍摄的可可西里反盗猎纪录片在 《东方时空》播出,令生态保护进入公众视野,奚志农成为中国环境保护代表性人物。
2002年奚志农成立“野性中国”工作室,担负起了用影像保护自然的使命。迄今为止,“野性中国”摄影培训计划共培养了800余名生态摄影师,他们创造了很多中国野生动物影像的“零突破”。奚志农是第一个在国际野生生物摄影年赛获奖的中国摄影师,也是目前“国际自然保护摄影师联盟”(ILCP) 中唯一一位中国摄影师。
雪豹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的“易危物种”,据青藏高原雪豹保护联盟发布的数据,我国雪豹种群数量为4500只,占全球的六成以上。
从地理分布来看,我国帕米尔高原、青藏高原、蒙古高原及周边的高山地区是雪豹的主要分布区。雪豹是无数野生动物摄影师都想拍到的美丽动物,但它们领地广阔、行踪诡秘,拍摄难度极高。
2016年,在青海玉树昂赛大峡谷,奚志农结识了当地牧民次丁和达杰。奚志农看到他们用一台简陋的卡片机,居然拍到不少野外雪豹的照片。这让奚志农既羡慕又惋惜,因为卡片相机像素有限,牧民们拍摄的照片影像质量并不好。于是奚志农为牧民们提供更好的器材设备,并教授他们如何拍照,“牧民摄影培训计划”自此开启,牧民次丁、达杰、更求曲朋加入奚志农的团队,开始一起拍摄雪豹。
2023年8月4日,由奚志农执导的野生动物记录电影《雪豹和她的朋友们》正式上映,影片以雪豹为核心线索,AG真人娱乐首页通过三位当地牧民摄影师的记录,带领观众揭开了雪豹的神秘面纱。
《雪豹和她的朋友们》荣获第36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纪录/科教电影奖。奚志农在获奖感言中说道,作为一名野生动物摄影师,他已在中国的大地上追寻野生动物有40年,目的就是希望更多的中国野生动物能被世界所看到,电影的上映说明已经迈出了一小步,希望今后还有机会能让更多的中国野生动物,能够在中国及全球的大银幕中被更多人看到。
凯叔:我以为《雪豹和她的朋友们》当中的“朋友们”是各种各样的动物,但我发现雪豹真正的朋友们是人,实际上我们看到的是人的视角、人的眼光,其实人也和雪豹们一起生活在那片荒野当中。从影片来看,好像讲的是一年之内发生的故事。
奚志农:但实际上我们是从 2016 年就开始拍摄了,大概用了七八年的时间。雪豹来无影去无踪,也没有卫星定位的追踪设备,只能靠我们的双腿和时间来换运气。我们拍摄的地方是一个美丽的峡谷,那里的原住民主要收入来自于虫草,到了夏天,那里漫山遍野都是挖虫草的人。我们能够发现雪豹洞,也是因为一位峡谷里的年轻人,他在挖虫草的时候听到了雪豹的声音,遁着声音望去,影影绰绰地看到了雪豹妈妈的影子。
这位年轻人很有经验,他马上后退了出来,然后找到有手机信号的地方联系我。一般来说,当你发现雪豹洞,第二天再回去时,99% 的情况是雪豹妈妈已经带着孩子转移了。但当我第三天抵达的时候,雪豹母子依然还在,所以我们线 天的时间来记录小雪豹的成长,这也成就了整个影片当中特别温暖的一幕。
凯叔:在影片当中,解说朱亚文提到:雪豹它是独居,每一只雪豹它控制的面积约 100 平方公里。它是怎么驾驭这么大的面积?而且这里有山有石有河流,还有很多其他的野生动物朋友。
奚志农:我再给大家一个数据,一头老虎的领域是 1000平方公里,所以食肉动物它需要的疆域是特别巨大的。一头老虎一年大概要捕食平均体重 60 公斤以上的大型食草动物约 60头左右。也就是说不到一个星期得捕食一头。
朱靖江:这些原住民与雪豹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的?影像怎么改变了这种关系?他们拍摄雪豹的照片和视频,对他们来讲是否有经济回报?情感回报?还是有文化信仰回报?
奚志农:我讲一个很小的例子,因为我很长时间是在藏族地区工作,从拍滇金丝猴时候开始。当我到了青海玉树的一个美丽峡谷,我发现我们的牧民摄影师对生命有着超乎寻常的尊重程度,让我十分震撼。他们的文化,对这块土地和共同生活在此的野生动物的情感是我们没有办法想象的。
影片中养牦牛的运气最不好的一户人家,一年当中出生的所有小牛,约有四五十头,全部被雪豹吃掉了,但他们也没有怨言。这就是他们的一种文化和独特的对自然、生命的信仰。
凯叔:我在影片当中看到了很多的动物表情,我还在刻意的区分什么是表情,什么是长相。请问奚志农,你拍了这么多的野生动物,怎么看动物的表情和人的表情的对比?
奚志农:其实在达尔文的年代对动物的表情就已经有研究了。在动物的表情方面,确实灵长类动物的表情会相对丰富,比如滇金丝猴,所以我与滇金丝猴相处的时间是最久也是最漫长的。
在野生动物的世界里面,人类的感情它们都有,有亲情、有母爱、有悲伤、有忧愁、有喜悦。
观众:在影片结尾提到了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吕植的团队一直在做雪豹的保护工作,请问奚志农,作为自然摄影师,你的工作方式与作为保护生物学的科学家吕植相比,有什么样的区别和相同的地方?你们是如何合作的?是否有冲突?
奚志农:冲突是不存在的,我们与吕植的团队在很多时候都是并肩作战、互相帮助,也会分享影像数据,有科学团队的配合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福音。
观众:影片中的原住民小女孩拿着相机非常近距离地拍摄雪豹,这让我感到震撼,这个小朋友如何与动物建立这种联系?家长如何放心让小朋友这么近距离接触雪豹?
奚志农:因为那边的孩子从小就和各种野生动物在一起,放牛的时候,拐一个弯就能遇见雪豹,他们见雪豹的次数太多太多了。牧民摄影师达杰的女儿 7 岁时,用相机拍到了雪豹,这应该是全世界拍到雪豹年纪最小的摄影师。
奚志农:其实我们对于自然、野生动物的害怕和恐惧源于我们对自然的不了解。另外,文学作品里类似于“狼外婆”的故事很多,一些纪实作品当中编造了很多丑化狼的描写,所以人们认为狼是要吃人的,野生动物是可怕的。但事实上,雪豹作为大型猫科动物,与人没有任何直接冲突,从来没有发生过伤人事件。
北京大学文化人类学博士,中央民族大学影视人类学研究中心主任、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中国民族学会影视人类学分会副会长。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