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ITs第一期的主题为“算法、编码与技术图像”,在过去十几年间,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对日常生活的介入,各种各样的艺术实践者开始围绕着相似的议题进行创作。再此,我想简单分享几条关于技术图像创作相关的趋势。
第一条路径是从摄影技术发展的逻辑出发,艺术家们尝试用技术实践去突破摄影生产的外延和边界,顺着摄影史的脉络推进,这些作品与传统的摄影术形成了一些对话;
其二,技术图像的创作形式是利用其本身去探讨针对当下媒介生态的反思和批判,并且关注算法时代背后的社会逻辑和问题,以及操作图像在这个过程在媒介生态中所扮演的角色;
ag旗舰厅网
第三个趋势是技术图像创作亦可以从更宏观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角度,思考广义的图像在生产消费和传播生态中所扮演的角色。
《The Cloud, and beyond the infinite》是我在瑞士念书期间创作的综合媒介作品。我出生于一个多山多水的地方,然而随着成长周转于许多的城市之后,我几乎忘记了自己和自然界之间的联系。直到来了瑞士,周围的环境使我重新近距离接触到自然界,这使我突然形成了一种反思——我们与自然的关系究竟是什么样的?
之前我尝试过围绕水体的创作,从中延伸出来看待云,它是一个存在于天空之中的水体,它是水循环中的一个部分。在技术方面,“云”又与我们当代生活息息相关。我的作品是一个长3.6m高2.2m宽0.6m的实时渲染装置,它坐落在一个周边较为黑暗的环境中,当观众走到展览空间里,可以看到云在白天和夜晚的交错中不断地发生变化,伴随视觉的是一些声音的体验,其中大部分是我在全世界各地的机房数据中心录制的声音,也有一些机器本身的声音,伴随着云的变化,你会自然地把它当作风声。
除了制造这种沉浸式的体验,我更希望通过这个作品去表达对于虚拟数字空间的思考。当观众绕到装置的背后时,这种真实感就被打破了。在机器的背面,从右至左一共有四块屏幕,第一块屏幕上所展示着这些声音在软件中是如何被生成的。第二块屏幕是关于实时交互数据的过程,画面生成之后会同步到云端里。“云端”即意味着新时代的云,它有一套自己全新的关于虚拟的概念。第三块屏幕是基于真实的机房数据而生成的实时碳排放数据。装置背面造型也是指代数据中心。最后一块屏幕也是一个实时渲染,是全球云层数据的画面模拟。
这个作品的核心是云的循环,即不同语境中的云是如何达成一种循环的?当我们试图把虚拟空间做得越来越身临其境,譬如把像素从从4k提到8k甚至越来越高,那么它背后CPU运算所产生的碳排放也会越来越多,到最后虚拟和现实之间也会形成一种循环,虚拟最终会反映到我们现实的环境中。
在创作前期,我做了一些关于天气预测的技术研究。从古至今,人类一直在试图通过观察天空云层来预测天气。从殷商朝代就有对云观测的记载,它与封建王朝的占卜密不可分。古巴比伦也出现过根据天空云层的颜色和光线的变化去进行天气预测的记录。1855年3月,勒弗里埃正式向法国科学院提出建议,由政府组织气象观测网,并将观测资料集中起来进行分析,绘制天气图。1856年,在各方的赞助下,法国组建了第一个现代天气服务系统,用电报传送各地当日的气象观测结果,开始了天气预报的业务工作。通过云观测的技术预测员,气象台以网格的方式,同时且不间断地对区域的天气进行评估。恰恰是这个决定,开启了计算机时代。
《New Dark Age: Technology and the End of the Future》这本书中曾写到“计算机思维是从天气预测中建立的”,在创作过程中,我也深感到云层和计算机之间丝丝交错的联系。
在《断电》中我主要想关注计算时代下激增的数据图像背后所隐藏的行星资源问题。所谓的行星资源具体指的是地壳中的矿物、地质元素、贵金属元素等等不可再生资源。当我们目前在无意识地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时,譬如你打开电脑,在网上买一个会员,接着输入关键词,就能直接在线上使用一些人工智能的创作工具。但事实上这样简单操作的背后是一个庞大的数据中心设施在消耗着巨大的能源。
我原本就有基础分析的学科背景,在家自学过一些人工智能模型和数据收集。随着越学越深,我的硬盘也在爆炸般地增加。这也让我重新去思考虚拟数据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以往我们总是简单地认为数据是虚拟的,仅仅存在于线上。实际上,事实并非如此,数据需要被储存、运输和计算。当你有非常庞大的计算需求和数据存储需求时,你自然会考虑扩张自己的数据中心以及相关的物理设施,比如修建数据中心服务器、电缆、发电站等等。整个虚拟数据产业实际上会涉及到非常大的实体物理设施。
整个基站在建设过程中又涉及到大量对于矿物的开采,金属元素的冶炼等等。这些被冶炼和生产成电子元件的金属,在报废之后,是很难被回收利用的。从宏观而言,整个数据发展的过程对于自然都是不可持续的。
在《断电》这个作品中,我意图去建立数据图像和矿物地质之间的联系,引导观众以地质过程的背景去重新理解和思考我们对数据的应用,包括对人工智能算法的应用。目前为止,我建立了八个电泳显示器去呈现未经过转换的数据图像。
从理念到图像之间,我经过了几层转译的过程。原本储存于计算机的数据大多为二进制,是不可见的。第一层转译是通过图像生成算法生成如下可见的图像,即数据的视觉化身。随后我又觉得这些图像看起来太具体了,从视觉效果上考虑,我需要再思考一种数据和图像之间的转译。因此我把图像的分辨率降低了,按照像素灰度作为参考,把每个像素对应成了ASCII字符的形式。ASCII字符是一种有着里程碑意义的字符集,早期的计算机在二进制的受限下只能显示文字,无法显示图像。于是当时的科研人员研究出来了一套ASCII字符集,它是数据最原始的显示形态。于是,我把图像的像素替换成了对应的字符集,并调整了它的像素密度,以及字符间距,最后达到了一种在视觉上既像是代码行,又像是一张图的视觉效果。
之所以选择电影显示器这个特殊的媒介,是因为这种显示技术无需外部电力维持即可永久运转。其内部由电磁墨水驱动,只要当你把图像下载到显示器,即使没有电力,它也会保留这个画面的显示,从而创建出一种化石状态下的数据图像。
这个项目的名字叫“断电”,它建立在一种假设性的思考之上——当有一天我们失去了全部的电力,数字的电子设备不能够在持续继续正常运转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去重新看待和理解这些曾经用于支持人工智能系统运作的设施?我们如何看待曾经完全由数据和算法生成的文字和图像?
《房间与照相片》通过混淆真实照相片与电脑生成的图像,回溯了摄影史中房间里的原初观察。在思考如何进行今天的分享时,我希望改变之前的讲述方式,尽量透明到所有思考的细节:从项目尚未成型的最前期,到我对摄影本体的观察,再到图像的制作过程,以及最终的展览观看体验。
《房间与照相片》开始于一个我在生活空间里感受到的一个摄影性的瞬间。我平时有从瑞士的学校散步回家喝一杯咖啡再午睡的习惯。去年年初的某天,我走路回家,因为心里焦虑,并没有选择躺下入睡。于是我靠着窗坐着,闭上眼睛但没有真的睡着。那是一个正午,阳光直直地打到了我的身上。那是很刺激的光线,我虽闭上眼但还是感到眼球有一阵震颤。那一刻,我感受到的是光的温度和速度,这样的感受在我的想象里是非常具有摄影性质的。我隐约觉得,我(观察者),房间,与摄影本体是我想要探索的方向。我好奇它们之间的联系。我问自己:那么,为什么是房间呢?
「房间」在摄影里是一个核心的存在。它是暗箱的前身,最初的小孔成像让观察者置身在房间里,因为墙壁上的小孔让外面的景象实时上下颠倒地呈现在房间内。我们作为观察者,观察的是房间外的景象,也无可避免地观察到室内里房间的物件。这样的观察是重叠的。这个时候人们对于摄影的认知,对于我来说是一个这样的状态:即,观察者没有办法脱离在房间内对于空间的感知去单纯地体验摄影,它永远是一个叠加的观察。
但随着时间的推进我们有了不同触及摄影和空间的方式。当我用肉眼透过屏幕观察虚拟空间时,我发现自己与它的关系是完全脱节的。其实也可以理解为,这个时候,我在脱离真实空间对它进行一种隔空的同步观察,所以在感知上是有一种游移的错觉。这里还有很多摄影技术,比如vision pro,比如vr,等等,它们其实也在讨论着不同的关系。对我来说呢,由于摄影技术的推进,观察者与摄影本体的关系发生了一些近乎于缠绕地、无序的变化。
当时我想用很直接的视觉性对话去回应我对这种变化的感受。因此我选择用两种「摄影特质」较为明显的摄影语言,真实的照相片和虚拟的照相片的混淆体,去制造一种视觉性的对话,去回应我对于这种缠绕关系的理解。用拼贴的方式让这样两种层次的摄影发生直接地碰撞、让人产生感知上的混乱。
所以我做的是,画很多的轮廓,在电脑里面去把这些轮廓复制出来进行制作,再用相近的透视返回到真实空间进行拍摄。然后把这两种结果结合起来,反复重复无数次,直到我得到足够的视觉材料,再进行下一步的绘制。
在进入展览空间的时候,观众需要移动身体去观察一些摄影。在移动身体的时候(比如蹲下、俯身)的时候,观察者在展览空间的身体其实也是与我在房间内进行观看和抓取的身体是一致的。这样做的目的也是想要提出一个问题:就是真实的展览空间与你所看到的我建构出来的图像里的摄影空间的关系。
如果在真实空间进行观看,大尺寸的摄影是比标准高度要低一点点的,大概八厘米的样子。尺寸上的安排也用了一种对比,包括很多照片非常靠近墙的边缘和角落。整体体验大概会感觉到偏离了真实一点点,只有一点点,也许下意识的观感上会很困惑。我也是想让观众去问,持续地问,关于摄影的问题。
视觉上,所有摄影作品都有一种扁平的感觉。我要用这样的层次去做最直接讨论,希望景深这一个概念不作为一个额外的影响观看的干扰因素。还有一个原因,我希望观众在观看的时候,下意识有「 不知道该看向哪里 」的错觉,因为在图像里是失去这样的视觉重心的。
还有一点是当时有想把「 拼贴」的概念运用做得全面一点,所以除了两种视觉材料的层次的拼贴,在物品附近的光线对比也是在同一天的不同时间段抓取的,然后把得到的结果也加入到绘制的过程里了。接下来想讲一两张摄影,其实在项目开始的初期我花了一个月的时间非常机械性的散步,在我的房间附近散步。我会设定时间重复的走一个路线,这样做的目的是想在一个受限制的方法下锻炼一个观察的状态,然后再开始进入摄影状态。我观察到在我生活的城市里,百叶窗给我的感受很不同,它是在窗户外面的,而我之前的经历会把百叶窗当作伸手可触的室内物件。这种对于一个物件的错位的感知让我觉得很奇妙。同时百叶窗也像是快门帘幕一样,在摄影中也有隐喻。
武雨墨,窗户表面第二张(窗户的尽头,尽头的窗户),房间与照相片,2023
对我来说,这张照片有好像你不知道在看什么的时候,用手擦擦窗户想要看得更清楚的感觉。叙事在我的摄影中并不是优先级会呈现的,我希望叙事是隐藏在观念的思考之下的。我更习惯围绕着叙事的附近提供一些信息,其实也是希望可以让观众的目光补全理解。看到什么都是成立的,我希望对于摄影的观看可以保持歧义的状态。
这种绘制过程产生的视觉效果是细碎且混淆的。这样做的原因是,我想强调我们作为观察者与摄影空间在不同摄影技术进展中的复杂关系。此外,「拼贴」的概念在这里也体现在对单张图像在不同阶段的混合。比如,Photoshop的使用意图是尽力让修饰过程隐形,但我希望让一张图像在不同处理阶段也可以回应到摄影中拼贴的概念。所以某些部分可能显得有瑕疵,而其他部分完成度又很高。这反映了我对「 拼贴」 的概念在不同阶段和不同方面的思考。
目前我的工作方法大概是通过破坏消解“事物”的原有功能,以行为作为一个发生过程,把图像作为一种结果。在我正在进行的,名为“Sleepwork ”的作品中,我通过检索,收集AI数据库中的大量图像、整理和建立自己的 Sleepwork “数据库——员工在办公桌前睡觉的照片数据库。
在这个作品中,我试图谈论数字化的工作是如何进一步入侵了我们生活当下的?“犯困”是一种人类本能抗拒过度劳动的行为,也是我们身体每天在面临的一种状态,即受到长期工作的压力,或者是过度劳累导致的疲劳的状态。尤其是在人工智能有取代许多职业和劳动力,许多人被迫卷入更激烈竞争趋势。最初,我开始在Stable Diffusion的数据库中浏览图像的时候,当我搜索“sleepwork”,发现无一例外这些照片都是人们在办公室,在电脑前睡觉的照片。
当然对我们而言,在办公桌上睡觉是一个日常行为,但是当在一个数据库的体量中看到大量的,不同来源的这些照片时,我觉得它又具有了不一样的意义。“Sleepwork”如今已成为常态,当““sleepwork”的网站一直处在正在进行的时态,处于时刻准备访问的状态,图像也就走向了工具本身,变成了没有社会意图的,不是用来启发,也不是用来沉思的操作性图像。操作图像并不是真正为人类的眼睛设计的,它们超越了人类的尺度。
那么此时重新提问,这种图像对于人,对于基于观看和制造图像的人来说意味着什么?当我们以人类的视角再去看待它,再在这一新的“图像海洋”中漫步时,又意味着什么?于是我决定通过这个作品,用一种比较荒诞的方式思考办公室睡觉这件事,希望能够激发人们对于这种过度劳动的共鸣以及反抗。
在《24/7:晚期资本主义与睡眠的终结》一书中,乔纳森·克拉里提到“睡眠本该是从醒时牵绊我们的纷繁思绪“持续的连续性”中获得的一次豁免,一次释放。睡眠需要定期脱离网络和设备,以进入一种静止和无用的状态。这种时间把我们引向别处,而不是那些我们拥有或被告知需要的事物。”
克拉里所提到的“睡前间歇”的大意为:你醒着躺在床上,周围一片漆黑,等待着不知何时意识如你所愿一点点丧失。然而,这种入睡阶段的体验在当今社会中都在不断地被工作侵占,因此我就联想到在线下的展览里,或许我会用一个非常凌乱的办公室环境来呈现这件作品。以此模拟当人达到非常疲劳的状态时,身体会自主做出不整理的行为,这一行为本身对于我来说,是进一步对工作效率追求的妥协。
另外,《sleep work》这个数据库也会以网站的形式供观众在线上在自己的办公桌上浏览,但我觉得目前的网站还不是一个非常完美的呈现方式,我还在思考其他的可能性。
Go East Project(“走东口”计划)由策展人、研究者何伊宁于2014年1月1日创立。该计划通过博客、展览、出版等多种方式,致力于长期推广中国的当代摄影实践,并为年轻摄影师构建国际平台,以拓展摄影艺术的无限可能性。
项目至今已成功举办三场群展,分别是:“好奇心”(黄昏黎明俱乐部,北京,2014)、“有机图像志”(凹凸空间,北京,2015)和“想像的森林”(Undefine, 上海,2016),共邀请包括陈萧伊、何博、刘树伟、程新皓、杜扬、杨圆圆、朱岚清、姜宇欣、王青山、赵谦、张家诚、周仰、李超瑜、九口等三十余位活跃在当代艺术与影像领域的创作者参与。
鉴于个人原因,GEP自2018年起暂停了组织活动,转以其他形式继续支持青年艺术家的创作。值此Go East Project成立十周年之际,策展人何伊宁与艺术家赵谦将携手重启GEP,并与假杂志联手发起“CRITs线上评议”计划,该计划将于假杂志线上平台举办,每月开展面向公众的艺术家实践分享与线上评议,以持续挖掘、支持及联合摄影创作的新兴力量。
“CRITs线日启动。在为期一年的时间段内,该计划将每月围绕一个议题,邀请四位青年实践者分享各自的创作进行线上分享。借此,我们还将邀请身边的学者、艺术家、策展人,以及机构工作者担任飞行嘉宾参与现场的评议。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