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张亮:“与蛇共舞” 做好科普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24-08-18 09:02:42

  提及蛇类,或许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是“冰冷”“恐惧”。“恐惧源于未知,其实,相比人怕蛇,蛇或许更害怕人类。”张亮是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两爬专家,从事动物资源调查和监测工作,负责两栖爬行类研究相关研究课题。除此之外,他还是一位“蛇语者”,长期追寻着蛇的踪迹,向大众科普解码不同蛇类知识,他拍摄的精美蛇图更是常常让人忍不住发出赞叹。

  “这条玉米蛇是我女儿养的,现在在我这里暂时‘托管’。”在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张亮的办公室内,他笑着向记者介绍着不同的蛇类,眼神中闪耀着的光芒与雀跃的语气,无时无刻表达着他对蛇类的了解和对自然的敬畏。

  张亮出生于1980年代,或许是因为父母工作较忙,ag真人官方官网小时候的张亮常常与课外读物为伴,书中不同的知识、有趣的事物填满了张亮的童年,也影响着他的未来。

  蛇,拥有绚丽的色彩,没有四肢,看起来柔软的身体却能完成爬行、游泳甚至滑翔等许多动物都做不到的各种活动。“更多的是源于好奇。为什么蛇在许多故事中都是担任反派的角色?但是它又是那么强大,可以对抗比自己强大的动物、完成许多高难度的活动。”年幼的张亮曾读过《蛇国探秘》,“小的时候,我父母常常给我买一些科普书籍,书中的动物知识都让我非常感兴趣。”书中讲述了蛇的进化分类与科学知识、世界范围的蛇文化以及蛇的神话等知识,也让他重新认识了蛇,与大人们口中“完全不一样”的蛇,也因此对蛇越来越感兴趣。

  对蛇“着了迷”的张亮,也逐渐在生活中接触起了蛇。“周末的时候,我常常去动物园,直奔爬行动物区域。在那里可以看到蛇,时常一站就大半天。”张亮笑着说起小时候与蛇结缘的经历。如今,因为好奇开始的缘分,使张亮的生活与蛇有了解不开的羁绊……

  “广东的野外山林我基本跑过了。”张亮向记者坦言。很长一段时间,张亮无论工作还是业余爱好,都需要频繁深入野外环境,和有共同爱好的朋友拍摄蛇类,对野生动物进行资源调查、监测与记录。他参与过全国陆生野生动物调查、东莞银瓶山野生动物资源调查、珠海野生动物本底调查、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专项调查、拍摄精美的科普蛇图、视频……

  翻山越岭、蹚水过河对于张亮来说可谓是家常便饭,但拍摄蛇类照片、视频的过程中也遇到不少惊险的状况。“在一次拍摄过程中,刚好遇见了一条体型很大的乌梢蛇在水潭边,为了不惊扰蛇进行拍摄,却没留意脚下的路。走出一两米后,下面直接是更深的水,当时一下子就掉进去了,幸好没什么事。”谈及在野外拍摄蛇图的惊险过程,张亮似乎仍心有余悸,“但这也给了我一个教训,自然真的‘深不可测’,面对自然和动物是需要心存敬畏的。”

  长期以来,张亮和他的搭档们拍摄了不少稀有蛇类的精美照片、视频,而他也毫不吝啬,将这些图片与视频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中国蛇类图鉴》《广东陆生毒蛇识别与防范》……张亮不断参与着蛇类科普书籍的编写,图文并茂地介绍了各种蛇类,包含了大家关心的蛇类话题,书中的图片特征清晰、颜色鲜艳、画质精美,部分毒蛇还配备了精彩视频,全面展示了蛇类的形态特征,起到了显著的科普作用。

  “基本上每个周末都会有科普活动,我主要还是进行蛇类的科普。”张亮时常参与不同的科普活动,在社区、学校、林场、保护区内都可以见到他进行科普的身影,“科普是很有趣的,在为孩子们科普蛇类的相关知识同时,也是在为陪伴孩子的大人科普知识。”

  在科普现场,张亮总是带来生活中“难以”见到的蛇类,方便孩子们在活动间隙中,更好地观察、了解蛇类。他喜欢在一旁观察孩子与家长们的互动:面对玻璃缸中的蛇,孩子们或是凑近观察,或是与同伴兴奋地讨论,又或是拉着家长的手好奇地提问着。

  采访交谈中,张亮认为,人们对于蛇的恐惧是从小被“教育”的,“经常会听到家长对小孩说‘蛇很危险、很恐怖’,人们塑造了小孩对蛇的认知,但却没有教会孩子们如何去辨别某些蛇是否真的是危险。”因此,他希望通过不同的科普活动慢慢改变人们对蛇的认知,教会大家识别常见的有毒蛇和无毒蛇,以及相应的应对方式。

  “夜观活动也非常有趣,许多家长都喜欢带着孩子参加夜观活动。”孩子和家长在科普老师的带领下走进夜间的山里、草丛中,一起打开手电筒在树叶上、石头上观察不同的昆虫、探索爬行动物的世界。“记得有一次夜观活动是在鼎湖山,当时还在三个号进行直播,在线人,可能大家都想看蛇,但那晚并没有看到蛇。”张亮向记者分享着夜观活动中的趣事。

  除了日常的科普讲座与活动,张亮还在网络平台上积极向公众科普蛇类以及动物的知识。他与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运营了问野岭南、NVS自然视觉等微信公众号。在这些平台上,我们可以探索到更多蛇与自然的秘密。

  随着人们自身意识的提升,人们对了解蛇的目的也逐渐发生变化。越来越多人希望通过观察蛇类以达到科学研究、保护环境、增强公众对自然和野生动物的保护意识、学会正确应对蛇类等目的。也正如《荀子 天论》中的经典名句“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张亮始终坚定地认为,蛇类是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有着重要的生态作用,我们可以提供适当的包容,尊重自然,尊重动物……

  张亮,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标本馆工作人员,主要方向是科普宣传和两栖爬行类生态学、分类学,长期从事动物调查监测工作。十多年来,参与(项目执行人)罗浮山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全国第二次陆生野生动物调查、广州野生动物资源本底调查、珠海野生动物本底调查、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专项调查、东莞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等省内大型科考项目;发表文章30余篇,专著10部,发表新种7个,省级新纪录种11个。曾获得2018年长隆动植物保护奖、2018年长隆杯“发现野生动物之美”摄影比赛特别发现奖、2019年广东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一等奖、2020年广东省优秀科普作品创作大赛一等奖、2020年广东省动物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20年广州市优秀科普微电影和微视频奖、2022年度岭南动植物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22年林浩然动物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