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川西的雾与河之间在梦与现实的跋涉之间|地球快门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24-08-18 09:05:20

  “辞职博主”最爱造访的川西,以其自然与人文的独特景观吸引着众多摄影师和旅行者的关注。本期《地球快门》,摄影师金子记录了自己从甘孜到阿坝的旅行。

  他的镜头捕捉到了川西的河流、山脉和庙宇,展示出这一地区的本真之美。雨季的流水、山间的微光,这些转瞬即逝的瞬间被定格在照片中,呈现出独特而真实的一面。这些作品记录了自然景观,也传达了川西的质朴与宁静。照片是故事的片段,让川西的风光缓缓铺展,注视这些画面好像能够让我们置身其中,感受到藏地的自然美景与人文气息。

  故事的起点,从这首歌开始,歌曲中对于生命的咏叹,能量之大,时常在梦境深处缓慢地响起,直到将我从睡梦中唤醒。

  我对于藏地的情感连接,时常难以用语言表达。2011年,在西藏险些因为车祸失去生命,也因此在那片土地上长时间地修养停歇,我如同一个脆弱的避难者,闯入了一些人的生活,接收到了他们对于死亡和生命的阐释,从此我在心里让出了一块隐秘的空间,它保存着那些不断被累积的、来自高山和旷野的智慧,它让我在黑暗中看到微弱的光亮,它让我在路上必将面对的苦楚,变成了一面静谧的湖。

  2024年夏天,在雨水充沛的季节,我回到了藏地。川西,从字面上,似乎也注定会和河流产生关联。我从成都出发,向西方缓慢地前行,去到了甘孜和阿坝。我在每一座庙宇前驻足,倾听,然后再缓慢地前行。我时常停下脚步,去和遇到的朋友们攀谈,也侥幸得到了他们看似简单、实则厚重的嘱咐。

  这是一次未知之旅,也是一次随波逐流之旅。我一路沿着河水行走,恰逢雨季,晚上躺在床上时,窗外的哗哗声,有时候无法分辨到底是河流,还是雨水。

  这些河流,被赋予了不同的名字,它们蜿蜒、升腾、又重新落下,它们将天空和地面用一串串雨滴连接在一起,它们在不断轮回之中,孕育出生命、音乐,以及生活在岸边的人们。

  我试着向那些眼睛里闪着光的陌生人寻求答案;我试着从藏匿于树木与高山之中的生灵那里找寻线索;我脱下鞋子,踏进一条没有名字的河流中去。

  河水拥吻我的脚踝、双臂,和脸颊,又缓慢地离开,它们在我的眼角处滑落一道泪痕,却没有留下任何话语。

  游牧系列,对于我自身,有一些自私的情愫在其中:从小生活在内蒙古,却从来没有丈量过这里的大部分土地,日常取代了探索,经验掩盖了好奇,而且在这里出行的可能性,因逐年加重的过敏性鼻炎,变成了一种奢望,甚至在特定月份,引发了必然且被动的逃离。

  我在一次次的出逃中,站在远处的土地上,眺望我的故乡,我在和远方的人们交谈中,扮演着故乡的缩影,对外表达,对内梳理,缓慢但真实地重新认识自己生活的这片土地。

  这是这个系列最初的起点,却在游牧期间,衍生出了其他可能性:冲突感,未知的探索,隐秘的关联。我试图在远方陌生而相似的景观中,建立自己与故乡的连接,我在一次次自我归零的社群中,延伸出其他故事脉络的可能。

  于是从2015年开始,每年拿出一到两个月时间,去某处生活,如同一次追逐水草丰茂之地的迁徙。我会以这片土地上生长的音乐作为引子,让自己从中捕捉共鸣和误解,然后踏上这段求证之旅。我让自己暂时成为一个生活在那里的当地人,去和周围人交谈,喝酒,漫无目的地行走。一些曾经虚无的假想和模糊的概念,开始被不同的色彩和气味填充,它们成为了我某段孤岛生活的第二故乡。

  我对于故乡的定义愈加模糊,我对于故乡的理解愈加包容。它不再仅仅是我曾经生活的地方,它也可以是我将要抵达的地方。这些体验,成为了一个个独立又彼此衔接的生命板块,却也让我在寂静时,重新体验到未知的愉悦和安宁。

  系列摄影作品:《失语症》(2011),《永无岛》(2012),《河流》(2015),《离岛》(2017),《无眠》(2020),《比徒步还要缓慢》(2023),《黄羊跃过边界》(2024),《无尽的河》(2024)

  摄影作品参与多次个展和联合展览;摄影及文学作品刊于Vice、大众摄影、中国摄影家、“Bie的”、索尼音乐、腾讯音乐、星外星唱片等多家媒体和公众号。

  “湃客·眼光”栏目策划全新改版,透过光圈,成像世界。精选优秀摄影作品,发现不同地理坐标下的生活方式。AG真人娱乐首页

  “地球快门”目前面向公众征集优质摄影作品并给予一定稿费鼓励,欢迎各位摄影师、读者踊跃投稿。

  2、地方性、差异性:作品能够展现某一地标的自然、人文个性,同时能够呈现一定的文化冲击、视觉差异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