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新闻摄影的真实性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24-08-28 21:12:35

  数字时代使新闻照片的真实性受到了空前的挑战。过去,传统摄影也可把摄影特技运用到新闻摄影中而造成新闻照片失真,但其操作方法复杂,需要具有专业水平的人才能完成,且经过处理后的照片效果差,加工痕迹明显。而当今的电脑技术不仅能够对照片进行改头换面,甚至可以无中生有。ag真人官方官网真实性是新闻摄影的基本属性,也是新闻摄影的生命。摄影记者只有选择拍摄角度的权利,没有变动新闻真实的权利。本文从新闻摄影涉及成像、采访、内容等三个层面,对新闻摄影真实性的构成因素进行全面分析讨论。

  由于在现实中往往人们都对摄影的真实性,直观的信任有余具体的分析掌握不足,进而导致人们对摄影技术的认识,倾向于近乎绝对化地信任摄影所得成像的真实,同时几乎放弃对成像控制所造成变化的影响的理论把握,以及实践中过度注重成像的视觉效果。结果对于作为新闻摄影的真实性的根基所在的摄影成像的特点缺少更深入一层的把握,这是有点本末倒置的。本文将从摄影成像的具体特性,分析讨论这个新闻摄影成像的真实性的根基,以及各种可控因素在真实性方面的作用特性和相应的把握原则要点。

  摄影成像在记录上存在信息的缺失。例如作为摄影术的天然缺陷的成像的平面性。由于摄影技术是一种平面成像技术,就此而言它所记录的只能是类似人的单眼所见的事物信息,这与人们习惯于用双眼来立体地观察世界的效果很不一样。这种情况在人们的日常照相留影中常有碰到。比如拍人像,拍出来的人看上去往往会比现实中的人胖一点;产生这种效果的原因就是因为摄影成像的记录中缺少距离信息,因而所有镜头中的影像都给压缩到了一个相互之间看不出距离感的平面上。由上可见,失真是必然存在的。摄影成像就基本技术层面而言,既不完全等同于人们的肉眼所见,也天然地存在着差异和不足,在复制现场总体逼真的特性前提下,于众多细致部分是有很多失真的问题存在的,而最终的成像效果还与照片印刷展示、读图人的视觉能力及经历水平等等多种因素有密切的关系。

  采访拍摄原则,就是要求记者客观地将发现的事实记录下来,而不是去就现场所见表述记者本人见到了什么,或用现场的事物条件去表现些什么。记者在报道中应当是一个面对现场事件的客观的旁观者,所发的报道应当是事件的本身,而相关的评述与结论应当由读者自己来下。当然摄影报道最终会是以一种用事实说话的模式存在,其中的事实就是采访得来的图片内容。在这种认识下,具体说来就是要求采访的目的物要是现场事件本身,采访拍摄的具体方式要保证无损所拍事物的现场特性,当然还要求在到了现场的条件下,就应尽一切努力发回有价值的报道来。

  而在实践中困难主要来自这么一个困境:即一方面采访必须到现场,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记者对现场的介入和影响的必然存在;另一方面报道本身又极力要求记者对事物的现场特性不可加以干涉。由此产生的实际问题有两方面,一是如何判断记者自身的介入是否是对现场产生了干涉;另一方面是如何才能做到既保证完成采访任务又不干涉现场。摆拍本身的确有它的实用性和真实性,因而有它的存在的价值。而如今占主流的抓拍理论体系对此讨论的很少,因而显得缺乏完整性。

  研究新闻摄影内容的真实性,就是要讨论以摄影瞬间式记录内容所认知所反映的世界,与新闻现实世界之间的相符特性。在所限定的具体同一命题主题下,最容易出的问题就是会拍出不同意义表现的瞬间。原因一般为以偏概全。拍摄时没意识清楚、拍不明确、没拍到或为了人们的通俗的理解将整天低着头读稿子的发言者的偶然几次抬头,作为该过程的意义代表。在已有的理论中这种内容的意义方面的质量问题,被归结为新闻摄影的形象要真实。而实际上它所涉及的原因是很多的,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在现场的运动变化过程中的拍摄,由于每一个瞬间只有一个拍摄机会,不可能倒回去换一个角度重拍,因此对于能拍摄到的内容是必然具有偶然性和机遇性的,除非摆拍,否则对所能拍摄到的东西谁都没有必定的把握。而另一方面对于一直处于选择当中的现场拍摄,作用于下决定拍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是因人而异的,是受当时历史条件限制的。因此这种记录也是很有局限性的,只是现场的内涵的某一部分。

  再从根本上来讲,由于照片的视觉的瞬间和静态性导致了它在记录新闻事件的其他具象内容,如声响、重量、气味等;抽象的内容,如会议中的文字内容;过程内容,如摄像所擅长的经过内容;以及某一确定时刻的多个其他侧面内容的缺失,摄影是一种有多样信息缺失的记录方式,它只在它所擅长的方面表现优异。(作者单位:铁力市广播电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