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摄影之多培养些“拍客”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24-10-25 21:52:40

  在新闻表现和传播形式多元化、图片与视频需求激增的当下,挖掘、培养“编外”摄影师(拍客),成为很多媒体下功夫的一个着力点。如果能够科学培养引导、积极策划运用,这支队伍甚至可能发挥意想不到、别开生面、独具一格的效应。

  比如,我们宁波晚报2021年7月甬上拍客的摄影作品《愈后的微笑》在第九届阿拉宁波摄影节上首次展出,经宁波晚报官微、甬上客户端报道后燃爆全网。一时间,《愈后的微笑》影响力爆棚,可谓一骑绝尘。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等三十多家媒体连续跟进报道,宁波医患暖心故事火遍全国。

  宁波晚报多组获奖、爆款摄影作品出自其培养的甬上拍客之手,在选题策划、人才培养和故事打磨方面,一些做法值得总结。

  过去,摄影记者和编外“拍客”有着相对明确的分工。摄影记者更侧重于深度摄影专题,而建立拍客队伍的初衷则是希望他们提供更多突发新闻的现场照片和一些风景美图。近年来,随着全民摄影时代的到来,“一照成名”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很多有追求的摄影师也由此转向,开始深耕某一领域。

  宁波晚报了解这一趋势后,及时转变思路,鼓励甬上拍客选择自己熟悉的领域,拍摄身边的故事,将创作真正融入生活,不断发现身边的美,从熟悉的环境中提炼有价值的选题和内容。同时每周开设“拍客团”版面,专门刊登拍客深度专题。

  最近一两年的实践说明,摄影人的直接体验是最好的创作源泉,身边题材是一座取之不竭的富矿,深耕下去,甬上拍客往往比摄影记者更有优势,更容易出精品。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愈后的微笑》拍摄者杨科跃是宁波市第六医院一名手外科医生,在记者的建议下多年拍摄自己熟悉的科室,聚焦身边的人和事。患者治愈后,微笑着向他表示感谢,他由此被打动,花3年时间拍下了100多位不同年龄、不同身份、不同性格患者治愈后的微笑。很多人说,看了这些笑容自己也会跟着笑起来。只有身在其中、有亲身体验的人,才能抓到这样小切口、又容易引起共鸣的点,这是一个去医院采访拍摄的记者无法“策划”的。即便有人替他想到了,拍摄起来也没有那么方便。

  很少有记者会花3年时间去深耕一个专题,但分布在城市角角落落的广大拍客可以。拍客往往是凭兴趣创作,AG旗舰厅官方网站更在意作品的质量而不是完成的时间。比如,多数摄影记者报道某一行业的人物,一般采访一两次,用功一点的跟踪拍摄?24?小时。甬上拍客楼宇浩,因为工作的缘故经常去工地拍摄油漆工,吃住一起打成一片。他在宁波晚报和甬上客户端发表的专题《添彩——因为他们,世界更绚丽》是多年拍摄的精选,因为画面丰富、细节感人,被人民日报海外版海客新闻首页及客户端首页同时选用。

  由此可见,在拍摄深度专题上,广大业余摄影师有自己的优势。只要选对题材,愿意花时间深耕,往往会拍出有深度和有温度的作品。